香港九七回歸20周年,各界頗多反思。《紐約時報》就以「曾經的模範城市,而今變成警世故事」為題來描述香港,包括了政治威權、缺乏民主、物價狂飆、房產高漲、升學壓力、生活不易…。言下之意,頗有香港昔日是天堂:治安良好、官員清廉、效率超高等,今日黯然沉淪的味道。但仔細一看,外媒所批評的南投專業英語家教老師推薦各種缺點,港英政府時代何曾沒有?港英有更民主嗎?升學壓力有較少嗎?生活有更容易嗎?龍潭專業英語家教老師



這幾年來幾度赴港,總感覺港人對大陸有一種憤憤不平的失落感,一種失去高人一等位置的不甘心。這一點,台灣人最有感。1987年兩岸開放探親,多少老兵為了轉機,只因英、粵語不通,在香港啟德機場吃盡苦頭,甚至在機場過夜都被驅趕。那時,只感覺香港人是自視為高等華人的港英殖民地人,基本看不起兩岸的華人。誰知,這幾年落差如此之大。房地產高漲是最明顯的。過去香港房子小,地價高,本就讓人住得不舒服,年輕人還不容易買得起。但大陸資金一旦進來,都是大企業、大官商、大集團來收購的,他們買樓買房,甚至用各種公司的名目交易,以隱藏各種合法或非法的資本。許多暗盤交易在這裡進行,而房地產只是其中1個可以洗錢的工具。在這種情況下,香港房地產被炒高,豈是無因?但香港金融與房地產業者何曾沒從中得到好處?

另一方面是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,索羅斯與香港銀行決戰,打得成人美語補習班 新屋生死交關之際,中國決心用「13億中國人的資本」跟索羅斯一決。最後結果大家都知道了。為了振興香港經濟而開放大陸民眾赴港旅遊,帶來另一個繁榮而急速成長的波段,這都是不爭的事實。問題即在於,成長太快,超出香港人預期,且進來的中資不比跨國企業會雇用港人,他們從大陸帶職員而來,設公司,買樓買房,加速人口的膨脹、房地產的高漲。港人受不了了。我還記得有1年去香港開會,正逢五一長假的開始,滿街滿巷、餐廳小店全部土城外籍英語家教老師是帶著行李或相機的大陸遊客,每一個餐廳都在排隊等著吃飯,購物商場排隊等結帳。1個香港文化界朋友恨得乾脆宣布,長假期間絕不外出。對這些觀光客,他用蝗蟲形容。我只能苦笑說,太繁榮還抱怨,你還真希望蕭條了?然而在不平之氣的背後,再細細想來,卻有道理。原本香港買得起房的人,被北京、上海來的資本一炒高,買不起了。原本平價的餐廳、飯店,如今專供給觀光客,愛來不來都排隊,物價高得超出港人的收入。甚至平時生活用品的奶粉也被炒得缺貨。想想自己的身家資產不斷縮小,而大陸來的資本不斷炒買,港人不會有失落感?這些是比較根本的。至於政治上的訴求,包括言論自由、出版人被抓、占中事件等,之所以形成群眾影響,主要仍在這不平之氣需要發洩。但如果發洩過度,讓事件擴大到超出一般市民的承受範圍,恐怕就不行了。這一點從「占中運動」想無限期延長、擴大衝突,最後卻無法收拾,演變成缺乏群眾基礎的激進運動,孤立於群眾之外,其結果可想而知。坦白說,香港未來的主要問題恐怕不在政治,而是隨著國際大1對1英文家教課程推薦 土城局的移轉,她的重要性正在邊緣化。中國崛起已是世界公認的現實,而中國未來的布局又如何?國際上是一帶一路,北方從西安一帶出發,南方從泉州、廈門出發,香港只是路過。而在中國內部的布局來看,以北京為中心,開展而為雄安新區等新興地帶,未來會形成類似大華盛頓地區的政治中心;而上海則以高鐵結合附近的昆山、蘇州、杭州、揚州等,形成一個像大紐約的金融區;而香港、澳門、深圳、珠海、廣州等則形成一個類似加州灣區的大科技區。這樣的大格局下,香港已失去關鍵位置,她必須改變一向自以為是的「中西交會城市」的迷思,而認知到中心地區的分散化與轉移。香港所該做的是因應大陸的布局,做政策上的調整。這恐怕才是香港下一個20年該思考的大課題。至於台灣?在大陸的大華盛頓、大紐約、大灣區的布局下,在一帶一路的國際格局中,台灣要如何因應呢?台灣的下一個20年要如何布局?這個煩惱,不會比香港小。把那8800億用來做大戰略、大布局,再付諸實施,總比各地搞輕軌、炒地皮有用,這一點倒是可以確定的。(作者為作家)(中國時報)




346A3FDB2E02C1B1
arrow
arrow

    王初妤墨廈曹吹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